贾建平教授当选“2023北京榜样”人物

贾建平

 一、人物介绍

贾建平,男,1954年12月出生,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贾建平牵头制定了《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和31部诊疗规范,使诊断率提升4.1倍。他促成首个“记忆门诊”开诊、推动认知障碍研究型病房落成,目前全国已近500家。他开启家族性研究先河,建立了阿尔茨海默病家系队列,改变了阿尔茨海默病专属老年的理论;探寻预防方式和药物靶点新方向、深耕中药研发。

二、主要事迹

深耕认知障碍诊疗获多项突破

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认知障碍与神经变性病专业组的研究病房里,绝大多数病人都存在着认知障碍,“记忆”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为他们“守护”这些财富的人,正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神经病学专家贾建平。

贾建平分析患者病情

全力打造重点学科

贾建平自1999年担任科主任以来,带领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获得国家级神经病学重点学科,2012年以总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连续11年来,在国内科室排名名列前茅。所领导的教学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级“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等荣誉。学术带动临床发展,2014年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量达57万余人,为中国和世界之最。

贾建平与科室人员讨论病例

带着研究的态度看病

“带着研究的态度看病,并通过自己的研究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临床实践。”这是贾建平多年总结出的临床和科研结合的“最佳路径”。正因如此,贾建平常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他带领的神经变性病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及认知障碍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多年前,贾建平接诊了一位患有AD的患者,经过详细询问,得知患者的姐姐和妹妹都有相同症状,这引起了贾建平的注意,派人到患者家中走访,发现患者家里连续5代人都有人患上这种病,构成了一个罕见的、完整的家系,就此开启了家族性AD研究先河,为国人AD遗传研究做出开创性贡献;他还发现了世界上年龄最小的19岁AD患者,改变了AD专属老年的理论,成为重新认识AD的标志。

贾建平在门诊详细询问患者情况

探索发病机制填补空白

贾建平将探索发病机制作为研究重点。相继报道了40个AD基因新突变,占世界10%。据此构建11种国产化AD转基因小鼠模型,突破了AD模型依赖进口的困境。动物模型研究发现了“APP异常棕榈酰化”和“Aβ寡聚体自我复制”两种发病新机制,开启了探索AD发病奥秘的新窗口。在AD基因上游发现53个启动子区新变异位点,占世界23%;这些位点对下游编码区调控元件的不同亲和力形成促进或阻止AD发生的“双向调节机制”。


创新平台频频发力

在贾建平的努力下,中国第一个“记忆门诊”在宣武医院开诊,中国最大的认知障碍研究型病房落成,全国近500家记忆门诊建立,极大地提高了认知障碍患者的就诊率。贾建平主持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了中国痴呆和认知障碍人数由2014年的3000多万上升到2020年的5000多万,年花费1.1万多亿元,揭示了痴呆迅速增长和经济负担沉重的严峻态势;绘制了呈“南低北高、西部更高”规律的中国痴呆分布地图;发现9种可控危险因素及老年人歧视与痴呆发病有关,据此制定了一级预防方案。以6篇文章发表在Lancet、Lancet Neurol等杂志,引用达1500余次。在发现上述规律基础上,经过长期随访,发现6种健康生活要素能预防及延缓记忆下降,开创了保护老年人脑健康的新模式,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BMJ,当月即获3家杂志社评,被誉为预防痴呆的绝佳模式。他倡导AD早诊早治理念,提出“AD无症状期诊断”是治愈疾病的关键,被中国科协评为2022年十大科学问题之首。开创“一滴血外泌体AD病理蛋白诊断”新技术,实现了AD无症状期诊断,将AD预测提前了5-10年。建立了两种AD风险预测方法,为中国2.7亿风险基因携带者提供了预警信号。

贾建平为患者查体

贾建平创建了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并任会长,同时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推动了全国神经病学事业发展,还发起了两个学会痴呆组织,带领中国痴呆研究进入国际第一方阵。主持制定了首部《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等31部诊疗规范,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使痴呆诊断率提高了4.1倍,被评价为中国痴呆研究20年重大进展;他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神经病学》第6、7、8版,出版147万册,被全国168所医学院校使用,更是成为了中国神经内科医生培养的经典。

贾建平在2013年凭借“痴呆与轻度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诊治应用研究”,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收入囊中。2020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获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Zaven Khachaturian科学成就奖,成为了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学者。被评价为“中国AD临床研究引领者(chief architect)”,“在痴呆机制和诊治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提升了世界中、低收入国家对痴呆的理解、重视和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