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受国际顶级期刊邀请在《The Lancet》在线发表了题为“Ending age discrimination and stigma to promote healthy ageing in China”的评论。该评论阐明了中国认知障碍与主动健康的关系,分析了老年人受歧视的现状与原因,强调了通过立法、文化及医疗改变该现状的重要性,也为防止疾病的歧视和污名化提出了建议,从而更好的实现健康老龄化。
在中国,对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歧视已成为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对认知障碍老年患者的偏见及漠视,遭受歧视的老年人会逐渐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记忆力,并进一步损伤其身心健康,最终导致老年人产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文盲在老年人中也很普遍,严重削弱了他们的就业和人际交往能力,阻碍了他们参与健康老龄化,从而加剧了歧视。中国老年人中有5800多万认知障碍患者,经调查其中89.6%的患者遭受过偏见和歧视,使得心理产生严重扭曲,从而加重了病情。贾教授早在2016年于《中华神经科》杂志上就提出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被翻译为痴呆,这在汉语中是“白痴和呆傻”的意思,有严重的歧视及贬义意味。因此,老年痴呆被认为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一种侮辱性称呼。这会引发痴呆患者经常隐瞒病情,拖延或拒绝就医,导致中国约90%的痴呆患者未得到诊断和治疗。为了减少中国当前对老年人的歧视状况,贾教授建议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实现中国健康老龄化。
中国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和孝道的美德。贾教授建议在此法律基础上增加针对老年人和认知障碍患者的反歧视法案。法案需覆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场所、服务领域、医疗系统、媒体、信息化生活及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此外,还应修改带有歧视意味的各种组织名称、商标、疾病名称。例如,将“痴呆”一词翻译成更为恰当的中文术语 。积极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对改善老年歧视和优化老年人健康尤为重要,是政策执行的有力补充。
贾教授提出的对认知障碍老年人消除歧视和污名化,有助于促进积极健康的老龄化局面,并有效提高我国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优化目前的老龄化社会现状;通过抓住年龄带来的社会、经济和健康效益,使中国能够享受“长寿红利”,迎来一个光明的新时代,在逐渐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稳步实现“健康中国”,引领世界格局。
来源:认知论坛公众号